從2006年,北京、上海等經濟發展城市,率先執行65%的國家節能標準。不執行節能標準的建筑設計施工單位,將受到處罰甚至被清除出建筑市場。國家標準的提升,將使外墻保溫材料市場發生巨大的變化,一些保溫效果不達標的保溫材料,正面臨著面市不久就將退市的命運。
據了解,絕大多數傳統的保溫涂料的保溫性只能達到35%,為了達到國家規定的節能隔熱效果,以往房地產開發商們除了使用外墻保溫涂料以外,還在鋁板、石材等外墻裝飾材料上采用礦棉氈或聚氨酯發泡等技術進行外墻體的保溫,這種工藝施工時間長,綜合成本高。
除了外墻保溫材料,門窗保溫也是比較關鍵的節能手段。按照國家的節能達標要求,塑鋼門窗、鋁合金門窗的保溫效能顯然是不符合要求的。真空玻璃以其比較好的保溫效果在國內外市場上已經普及。
新型產品都怕被仿冒。仿冒的后果就是擾亂市場,形成惡性競爭。跟風者很容易借低劣材質和防冒技術鉆價格的空子。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新型產品快速打開市場,并始終保持技術領先。從某種意義上說,發展速度決定著新產品的命運。
專家指出,目前,影響節能產品發展速度的致命癥結是市場認識度不高。市場認識度是需要時間來形成的,但企業不能坐等良機找上門來。眼下,節能市場大環境對于節能產品生產企業十分有利,國家節能標準的提升、政策引導和傾斜都是企業的護身符。企業應該抓住有利時機,加大宣傳推廣力度。但在產品開發上應按市場情況量力而行,產品升級不可走得太快。